(今日头条)
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飙升,中国社科院大宗商品研究所所长、中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、首席宏观分析师庞钧宁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近期,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出现大幅回调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的最新数据显示,6月30日至7月22日,在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和纽约商品交易所(COMEX)期铜的合约涨幅超过8%,涨幅在54%-73%之间。
当前,大宗商品价格似乎正在一年中暴跌,原因之一在于中国在进口配额方面已经放宽。据统计,2020年7月,中国进口大宗商品占全球商品贸易的82.1%,中国进口的成品油、化工品、钢材、煤焦钢等都是来源于进口,且2019年中国对这部分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4.2%,为全球最大,但中国仍是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供应国,尽管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只是针对这部分商品,但在未来可能会采取分阶段实施的进口配额,有关方面可能会在8月、9月对此进行调整。
庞钧宁表示,中国国家对大宗商品的进口要采用双认证。在此次上半年的会议中,中国政府曾提出过将中国列为今年首个大宗商品进口来源国。随着双认证的开放,中国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净进口国,这将对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明显影响。
他认为,此次年内,中国商品进口将上修40%,较2019年的22.1%有所提升,其中部分商品将可能在一季度通过配额内进口。
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,与2020年相比,2020年,我国自用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大幅增长至10.97亿吨,是2019年增至14.88亿吨,增幅4%,进口金额增幅3.7%。同时,2020年,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也将增长至10.85亿吨,同比增长近4%,增幅2.5%。
据了解,2020年1-5月,我国自用液化石油气进口量从去年的3.47亿吨增长至4.84亿吨,增幅4.8%。其中,自用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占比提高至40%,进口增幅2.4%,进口金额增加幅度近20%。
分析人士表示,当前全球经济周期疲软,经济活动疲软叠加原油价格下跌,使得煤炭、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行。由于原油价格大幅下跌,叠加宏观经济预期相对偏悲观,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。从近期国常会提出支持煤炭行业发展的政策动向来看,预计后期煤炭、钢铁行业将逐步摆脱困境,而下游新能源的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,大宗商品价格将逐步回升。
总体而言,山西证券固收首席李强认为,下半年煤炭、钢铁、有色、化工等大宗商品价格或将持续上涨。
受疫情影响,一季度煤炭、钢铁、有色等传统行业的销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,同时受制于国内煤炭需求疲弱、产能过剩的现状,下半年煤炭行业的景气度将明显下降。
分析人士称,二季度,受疫情的影响,煤炭、钢铁等传统行业的销售均出现下滑,供需双弱的格局延续,导致煤炭、钢铁、有色等传统行业的销售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了10%。此外,受上游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的影响,预计下半年煤炭行业的盈利可能会明显收窄。
李强指出,在煤炭、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,导致当前产能过剩,煤价大幅下滑的局面难以再现。煤价下跌的背后,很大程度上是供需失衡导致的价格下滑。
国际期货信息直播
相关推荐
- 暂无文章